要闻速递︱上海水环境模拟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组织召开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4月13日上午,上海水环境模拟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志峰院士,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副所长李维新研究员,以及上海市水务局科技处顾圣华教授级高工、上海交通大学孔海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健平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王丽卿教授等委员受邀出席了会议。上海市科委社发处毕聪副处长、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朱石清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生态环境局水处刘代玲处长莅临会议。上海市环科院、上海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利正卫星、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地听信息及南京智水环境科技等工程中心共建单位的领导及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市环科院副院长林卫青主持了开幕式。
市环科院党委书记蒋长敏首先代表建设单位致辞,并向技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颁发了聘书。
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院史展览馆,现场考察了工程中心部分功能实验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杨志峰院士主持下,技术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工程中心主任卢士强关于工程中心建设背景、机构设置、任务与目标及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工作汇报。技术委员会专家们认为,工程中心科技创新基础良好,筹建方案可行,预期目标可见,对于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推进水环境现代化管理与生态修复意义重大;工程中心下阶段应着力“四个优化”:一是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本市环境领域技术瓶颈及国家重大需求,形成自下而上的顶层系统组织设计,系统治理,为国家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优化运营机制,整合共建资源和特色优势,优化产学研有机链条,制定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重大技术支撑和服务做储备;三是优化创新思路,顺应本市碳达峰目标要求,统筹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创新天地一体、陆海统筹的城乡水系治理体系,实现水质提升和碳增汇的双赢;四是优化研发队伍,要统筹环境、生态领域多学科人才配比,优化创新人才结构,提升创新团队人才质量。
朱石清副局长对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指出工程中心的筹建是本市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转型,服务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探索集中优势力量解决水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痛点问题和难点技术的必然需求。对于工程中心建设期的发展,他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要聚焦重点,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要深入研发本市及重点区域、典型片区在水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修复理领域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难点,促进创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二要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实用适用技术转化与推广,共建单位要注重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强条块间的有机配合,提升创新效率,加快重点河湖水环境管理智能决策平台、长江口等典型区域水环境精细化模拟系统及水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完善;三要加紧建设,尽快发挥工程中心的贡献度和服务力,用“项目化、功能化、品牌化”建设思路,推动共建双赢,培育具有时代特色、上海特点的水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本市乃至长三角区域水环境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顺应新形势发展,满足新时代要求,切实提高区域贡献度和服务力。
上海水环境模拟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2月获上海市科委批准筹建,中心依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共建单位,聚焦水环境风险管理、水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等领域中的关键性、系统性和前沿性问题,开展天地一体化智慧监测、流域精细化水环境数值模拟和水生态系统集成化修复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攻关,推动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并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服务能力,力争形成系列标准规范,从而增强本市水环境现代化管理与治理创新能力,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系统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供稿人:燕爱玲
责任编辑:院办公室
为您推荐